朱碧峰,李芹,彭涛,但毕堂.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[J].神经损伤功能重建,2020,15(4):229-230 |
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|
|
|
DOI: |
中文关键词: 椎动脉起始部 支架 再狭窄 危险因素 |
英文关键词: |
基金项目: |
|
摘要点击次数: 3677 |
全文下载次数: 4848 |
中文摘要: |
目的:分析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。方法:回顾性收集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
入术后患者 108 例的临床资料,所有患者均随访 1 年,于术后 1、3、6、12 个月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
查。根据随访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再狭窄组和再狭窄组,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;基础疾病;
椎动脉起始部;病变血管是否弯曲、病变血管管径大小;支架长短、支架突出锁骨下动脉长度、是否串联病
变;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前、后血管狭窄情况等,分析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。结果:
根据术后随访1年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,出现再狭窄28例(25.9%)纳入再狭窄组,其中27例出现在术
后6个月内,术后6~12个月间仅出现1例;未出现再狭窄80例,纳入无再狭窄组。2组病变血管迂曲、病变
管径大小及吸烟患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结论: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存在一定的
再狭窄比率,病变血管迂曲、血管直径(小)及吸烟患者发生术后再狭窄的几率较高。 |
英文摘要: |
|
查看全文
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
关闭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