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摘要
康瑜,杨小芳.TCD监测下定量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预后的最佳界值研究[J].神经损伤功能重建,2018,13(5):257-259
TCD监测下定量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预后的最佳界值研究
  
DOI:
中文关键词: 经颅多普勒超声  蛛网膜下腔出血  脑血管痉挛  定量分析  风险评估模型
英文关键词: 
基金项目:
作者单位
康瑜,杨小芳 遂宁市中心医院神 经内科 
摘要点击次数: 4000
全文下载次数: 3596
中文摘要:
      目的: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(TCD)监测定量指标构建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(SAH)后脑血管痉挛 (CVS)患者预后风险评估模型,并且探讨此模型对不良预后的预测最佳界值。方法:纳入SAH后CVS患者 43例,开展回顾性分析。记录治疗第1、3、7、14天大脑中动脉(MCA)、大脑前动脉(ACA)的搏动指数(PI)、 平均血流(Vm)及Lindegaard指数(LDGI),统计近期及远期疗效,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TCD监测指标 中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,并且利用分析结果构建预后风险评估模型,以受试者工作曲线 (ROC)探讨其预测价值,并且确定其最佳界值。结果: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第1天MCA-Vm、第 3天MCA-Vm、第1天LDGI,构建风险评估模型为风险评分=1.3×第1天MCA-Vm+3.5×第3天MCA-Vm+ 1.1×LDGI,该模型对预测患者近期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0.849,最佳界值11.24分;患者远期预后的 独立危险因素为第1天MCA-Vm及第1天LDGI,构建风险评估模型为风险评分=2.2×第1天MCA-Vm+1.5× 第1天LDGI,该模型对预测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0.703,最佳界值8.55分。结论:对SAH后 CVS患者持续开展TCD监测,有助于早期预测患者预后,以指导治疗;患者近期预后风险评估模型为风险 评分=1.3×第1天MCA-Vm+3.5×第3天MCA-Vm+1.1×LDGI,最佳界值为11.24分;患者远期预后风险评估 模型为风险评分=2.2×第1天MCA-Vm+1.5×第1天LDGI,最佳界值为8.55分。
英文摘要:
      
查看全文   查看/发表评论  下载PDF阅读器
关闭